- A+
看过电视机《水浒传》的朋友们都知道,最后几集是比较让人值得深思的。先是武松和鲁智深没有跟随大部队回京,而是选择在六和寺出家,而林冲也得了怪病和他们一同留在六和寺,没有半年也死了。记得当时小编看到那里,心里是很不好受的,让人接受不了。

水浒传结局
我们都知道在整个故事中,以上三个人是有很多故事情节让人们印象深刻的,施耐庵也用了很多章节来描写这些侠肝义胆的英雄们。
然而,生死离别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。很多人都大骂宋江和吴用,认为他们是可耻的投降派,其实细细独来,《水浒传》好就好在招安上。
试想,如果不招安,如果没有一个凝聚力,梁山水泊的这些好汉能安安生生的一直蜗居于山寨吗?大家别忘了,这可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啊?
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推翻大宋,这一点是许多人的想法。
但是,我们不是那个朝代的人,没资格去评判他们。就像我们现在了解三国再去评论三国一样,感觉是个人都是诸葛亮。
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是偶然的,都脱离不了时代的限制,包括思想,行为。
草寇在那个时代,已经成为一条无形的皮鞭,在抽打着中国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叛逆者,他们每时每刻都得忍受着无形的煎熬。宋江无疑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。
卢俊义一直很想成为一个老牌的公务员,然而,美好的理想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成为了幻想,然而,“树欲静而风不止”,可怜卢俊义至死也未明白自己的真正死因。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宁愿得罪小人也不得罪君子。谁让他得罪了一群小人呢?而小人,偏偏就是不按常理出牌。
燕青这一点就比卢俊义强多了,他早知道“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”的道理,所以说,燕青才能全身而退。
说到这里,倒真想说说宋江。
梁山水泊里面能镇得住的山寨的,能让大伙服服帖帖的,恐怕就是宋江了,而宋江能让众人皆服的本事,就不单单的是一个“义”字。宋江有坚定的信念,有百折不挠的勇气,有深厚的人格魅力。
宋江无疑是个很聪明的人,当他看到皇帝送来的御酒,就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,但是,宋江的忠君思想,又让他认命了。
看到这里,很多人都会大骂宋江的懦弱,愚忠。然而作者没有生活在宋朝,又没有受到那个时代的教育,又没有处在宋江的环境,又怎能理解宋江的境界和想法。
在《水浒传》里,李逵无疑是个很率直,很简单的角色,他的单纯,冲动虽然有时候让人恼火,但是,所有人都喜欢这个像孩子一样简单的男人。当李逵知道宋江已经喝过毒酒以后,他毫不犹豫的大口痛饮起来,当李逵和宋江两个人互相拥抱着慢慢倒下去的时候,我相信,很多人都会被这个兄弟情义感染的热泪盈眶。
楚州南门城外的蓼儿洼,是个和梁山水泊一模一样的地方,宋江很早就为自己的归宿寻了这样一个好地方,我想,他的梦里还时时的浮现着一群众兄弟在一起欢声笑语,大碗喝酒,大口吃肉的情景,今生和众兄弟无缘,只好来生魂里梦里再聚了。
军师吴用和小李广花荣平静似水的双双自缢于宋江的坟前,我想吴用也许是用死来诠释自己真的无用。
无论是一部电影,还是一篇小说,它不单单是为了给人一段消磨的时光,更重要的是,能让人深思,才是这个作品的成功之处。
宋江等人临死前的内心想法,所有人都不知道,也许有愤怒,也许有悔恨,也许有无奈,也许有悲哀,然而,怎么想都可以,但是,再也回不去了。“再也回不去了”。这句话,生生的,把所有的幻想变成无情的现实。这是不是人类的悲哀。然而,“生有何欢,死有何惧。”我相信,很多人,看到这里,都会扪心自问,如果我是这里面的其中一个角色,我会不会为了兄弟情义,去从容赴死。我想,每个人都应该去拷问一下自己的良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