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飞穿针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儿童睡前故事
“张飞穿针”,歇后语,一指粗中有细,一指大眼瞪小眼。和《三国演义》等记载的“莽张飞”不同,《三国志》以及一些正史资料记载的张飞“小事粗鲁、粗中有细,大事有谋,谋略过人”,有“张飞穿针——粗中有细”的歇后语。
张飞穿针

张飞穿针

提起张飞,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“粗鲁、莽撞”几个字。特别是当年,他在当阳长坂桥上的那声怒吼,竟吓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,还使大将夏侯杰当场被惊得肝胆碎裂,倒撞于马下,“连桥下的河水也为之倒流”,可说是骇人听闻、刻骨铭记,千百年来不知震撼了多少代人的心,张飞自然就成为“粗鲁、莽撞”的代名词了。

由于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对刘备、关羽的形象都有具体的描述,唯独张飞的形象只字未提,因此这就给作者罗贯中在创作《三国演义》时,有了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。根据《三国演义》的描述,张飞是一个“身长八尺,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,声若巨雷,势如奔马”的人。因此戏剧舞台上的张飞,总是黑脸,胡子满面,一身黑衣服、黑头巾,连乘坐的战马也是乌黑乌黑的。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《骄儿诗》中说:“或谑张飞胡,或笑邓艾吃。”前一句指的就是张飞不但长得胡里胡气,而且性格也十分胡莽而粗率。

在《三国志平话》一书中,有这样一段记载:说刘备得补县尉后,遭定州太守的有意刁难。张飞暴跳如雷,竟将太守与夫人、衙内兵卒全部杀个精光。待督邮赶到时,张飞不但给他当胸一百大棒,活活打死他,还将他分尸六段,将头挂在北门,手脚吊在四隅角上,尔后就与刘备、关羽一起领众到太行山落草去了……

《华阳国志》卷六对张飞的评论是“勇冠三军,俱称万人之敌”。还称张飞“百万军中,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”。张飞的勇猛、粗鲁可想而知。

但是,嫉恶如仇、直率干脆、胸无宿物,这仅是张飞典型个性的一面;另一方面,根据史书记载,他还是一个善用智谋、细致入微,富有文士骚客的素养与气质的儒将。

gsw888_com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