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清德宗爱新觉罗·载湉(zǎitian)(1871年8月14日—1908年11月14日),清朝第十一位皇帝,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九位皇帝,在位年号"光绪",史称"光绪帝"。

光绪皇帝
光绪帝四岁登基,起初由慈安、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。
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,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,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,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。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掌控,未曾掌握实权。
1898年,光绪帝实行“戊戌变法”,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。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,但反被袁世凯出卖,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。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,故称“百日维新”。
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暴崩,享年38岁,葬于清西陵的崇陵。
光绪帝亲兄弟有六人:长兄载瀚、三弟、四弟载洸均早殇;五弟载沣,世袭醇亲王;六弟载洵;七弟载涛。清朝最后的摄政王载沣就是光绪皇帝的弟弟,同时也是溥仪的父亲,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死后载沣袭爵为醇亲王,是清朝最后实际的统治者。
大事年表
三年(1877年)——左宗棠成功收复西域。
七年(1881年)三月——中国清朝咸丰皇帝的皇后—孝贞显皇后暴崩。
十一年(1885年)——中法战争爆发,李鸿章代表签和约。
十四年(1888年)——光绪帝大婚。北洋水师成立。
十五年(1889年)——光绪帝亲政。
二十年(1894年)——甲午海战爆发。
二十一年(1895年)四月——马关条约签定,康有为领公车上书。
二十四年(1898年)九月——戊戌政变发生,六君子被杀。
二十六年(1900年)——庚子事变,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,光绪帝、慈禧太后等西迁逃难。
二十七年(1901年)——签定辛丑和约,同年,李鸿章病逝。
三十一年(1905年)---平绥铁路兴工
三十二年(1906年)——清政府立宪改革。
三十四年(1908年)十一月——光绪帝驾崩。
光绪之死 抑郁而亡
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十月,光绪生病卧床。这时慈禧也生病了。光绪在日记中写道:“我现在病得很重,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(指慈禧)一定会死在我之前。如果这样,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。”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,他立即报告了慈禧,说:“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!”慈禧听了,恨恨地说:“我不能死在他之前!”。
政治上的失意,长期的精神抑郁,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,心悸、失眼、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,直接死亡的原因,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,并发急性感染。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。
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,光绪帝身故,终年38岁,葬河北永宁山崇陵,庙号德宗,谥“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”,简称景皇帝。
人物评价
《清史稿》论曰:德宗亲政之时,春秋方富,抱大有为之志,欲张挞伐,以前国耻。已而师徒饶败,割地输平,遂引新进小臣,锐意更张,为发奋自强之计。然功名之士,险躁自矜,忘投鼠之忌,而弗恤其罔济,言之可为于邑。洎垂帘再出,韬晦瀛台。外侮之来,衅自内作。卒使八国连兵,六龙西狩。庚子以后,怫郁摧伤,奄致殂落,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。呜呼,岂非天哉。光绪驾崩后,清越四年而亡。
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光绪帝都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。在家庭生活方面前面已经提到他有“八大不幸”;作为一个政治人物,他在位长久却傀儡一生;不甘沉沦却难有作为。